您现在的位置:>>通知通告

外语学院2017年首届“学术交流月” 活动安排

  

 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,在“双一流”建设的大背景下,促进我院教师和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,结合学校每年一度的“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”,学院决定将每年11月份确定为“学术交流月”。

  办好“学术交流月”活动,对于促进学术交流、加强科研合作、推动学院整体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学院进一步抓好几个关键点:加强党的领导,立德树人;强调扎根中国大地研究问题,传承与弘扬多元文化;处理好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特色的关系、拓展学术前沿与相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关系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,积极面向“双一流”建设的需求开展学术交流活动。

  外国语学院力争将本学科建设为学科交叉凸显、引领学术前沿、国际化水平高、产学研结合的一级学科点。学术交流月的建立,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。近年来,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们先后来我院举办了讲座,内容涵盖文学、普通语言学、二语习得、认知语言学、语料库语言学、翻译研究、语言政策研究、外语教学研究等多个科研领域,外国语学院将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参与,多方引才荐智,让更多的一流学者到我校传播思想与智慧。也将以此次“学术交流月”活动为契机,为教师们交流教育理念、提高学术素养、共同学习提高创造条件,为教师们与领域内专家交流搭建平台。

  

  2017年首届“学术交流月”主要讲座安排如下:

  一、11月14日下午13点,主楼C701:话语与话语体系 

  话语体系之所以被当做一个时代课题提出来,有其背后的学理和现实意义。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,中西文化的互动和碰撞将变得更加密切和频繁。作为社会主要互动形式的话语互动,无疑是观测社会互动的重要标尺。这种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话语实践不仅仅是一种言语的呈现,信息的传递或观点的表达。更为重要的是,话语实践传递了一种价值和立场,这些价值和立场一方面是话语主体的利益表达,同时也是形塑话语主体身份的重要手段,也正是在这过程中,话语主体的身份被逐步建构起来,这种被不断建构或重构的身份影响着整个社会活动的进行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,话语无疑是建构国家形象,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。其次,在人类的发展历史进程中,每一个民族或是每一种文化都建构了其独特的话语体系。新中国建立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。中国正在迎接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到来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,我国的社会实践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,这一话语体系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的表征,同时也应该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和资源。

  主讲人简介:刘立华教授,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,研究生学历,文学博士,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,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研究兴趣涉及英语语言学、跨文化传播、话语研究。近年来在国内外语言类、新闻传播类核心以及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,其中SSCI检索十几篇;出版专(编)著五部;主持国家社科项目“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模式研究”一项,博士后基金项目“《纽约时报》对华舆论研究”一项,中国外文局委托项目一项,学校项目多项;参与河南社科重大规划项目“中原经济区对外传播与国际品牌塑造研究”一项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,教育部后期项目一项。目前主要从事话语研究、跨文化传播研究等。

  二、11月21日下午14点,主楼C701:远近高低各不同---论文写作辨析

  内容主要是讲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,"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“,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,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,要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,当下青年在成长的黄金时期,能独立自主书写论文,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阶段。借用“远近高低各不同”的诗意,提出为之写文不累,想着学以致用,应对‘生态’变化,懂得赋写目的,明晰论文创新创业就有实际意义。

  主讲人简介:李亚舒教授,中国科学院科技译协副会长、资深翻译家。解放初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。1955年赴越南,在越南河内综合大学文学系学习,毕业后,从事半年研究生学习,1959年11月底回国后,即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。先后担任《亚非文献》法、越文编辑、院外事局翻译、项目官员、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代理处长、外办副主任、国际合作局亚非拉美处处长、外交学院中科院外事干部培训班主任。中科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翻译部主任。担任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任。

  三、11月28日下午14点,主楼C701:工业4.0背景下行业语料库建设

  讲座主要从工业4.0技术出版物翻译技术入手,着重介绍DNATrans Engine(云数据智能翻译引擎)的设计与应用,并联系现如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,谈谈行业语料库建设与二者的结合和运用。

  主讲人简介:彭韡铭,CAT(计算机辅助翻译)及工业4.0技术出版物专家,曾将多款CAT工具引入中国,先后主持多个国家重点项目技术出版物及其翻译平台建设。现为DNATrans Engine(云数据智能翻译引擎)创始人CEO,Wordfast、Catalyst中国总代理,Adobe中国专家组成员、CoreDesigner技术插图大师,曾荣获2015中国电子政务最佳解决方案奖等荣誉称号。专注于工业4.0技术出版物领域,基于ATA2200、S1000d、DITA、Shipdex等技术标准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全套技术文档解决方案,涵盖技术写作、科技翻译、情报挖掘、内容管理、智能知识库、信息传播、智慧区块链、MR智能工厂等一系列板块。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对于XML、SGML数据翻译、PDF文档翻译、工程图纸翻译、软件本地化翻译有成熟先进解决方案,行业包括航空、高铁、核电、军工、情报、石油、芯片、专利、金融、法律等高附加值行业,不断为中国产业升级和实业兴国贡献自己的力量!

  四、12月5日下午14点30分,主楼C701:口笔译的要求与训练

  “翻译的国家队”—外交部高翻队伍的培养和实践经验带来的启示。

  主讲人简介:任小萍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,进入外交部工作。曾在英国驻华使馆,英国“每日电讯”北京记者处和美国驻华联络处担任主要翻译。1978年之1982年到英国留学。1982年回国后在外交学院任教,曾任外交学院教授,副院长,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待遇。1987-1988美国富布莱特耶鲁大学访问学者,1997年美国艾森豪威尔访问学者。2000年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赞兼新闻发言人,2002-2004年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。2004-2007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安提瓜和巴布达特命全权大使,2007-2010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纳米比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。现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专家,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首届成员,外交学院客座教授。中国翻译资格考试委员会副主任,专家组成员。

 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!

  

  外国语学院

  2017年11月8日

  


附件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 【打印】【关闭